草屯,是我的故鄉,草鞋墩夜市,是草屯最大的夜市。
它的全名,應該是「草鞋墩觀光夜市」,跟台南的花園夜市一樣,型態屬於大型傳統夜市。什麼叫大型傳統夜市?在我的認知中,像饒河、士林這種天天有、攤販有固定店面位置的夜市叫觀光夜市,而像花蓮的自強夜市、台南的大東夜市這種固定日子才會出現,都是純攤販的夜市就是傳統夜市了。
我去過花園夜市,說真的感覺不到它跟草鞋墩夜市哪個大,不過這個不重要。草鞋墩夜市的歷史以及由來就不贅述了,總之它現在是草屯鎮每個星期五、六晚上,賦閒無事的草屯人打發時間最好的地方。
老實說,因為回草屯的次數不多,所以我對這個夜市並不熟,但大致上了解比較有名的攤販,是「豆乳雞」、「排骨酥」跟「蒙古烤肉」,而又以豆乳雞為最甚,之前光是夜市裡就有好幾間,不過現在應該只剩下一間了。
以上三種東西,這次我回草屯都沒有吃,要不是大排長龍、就是因為我已經用過晚餐了。所以我東晃西晃,找到了這間「鐵板另類割包」。關於割包,以後有機會再寫它的介紹,但是這間割包,跟一般的割包長得不太一樣。
怎麼個不一樣法呢?一般的割包,不外乎由酸菜、一大片豬獷肉、花生粉組合而成,而這間「另類割包」的吃法,則是把豬獷肉換成鐵板炒肉、以及加上一顆荷包蛋來吃。
這樣子,好吃嗎?嗯,算是蠻新鮮的吃法,味道也不錯,很多本來不喜歡吃割包的人應該可以嘗試看看。一個四十元,如果拿台北的石家割包跟這個比,我會選這個。
逛到一半,天空竟然飄起了毛毛雨來。離開夜市前,我還買了一杯粉圓吃,這間粉圓位在夜市入口,招牌是鮮奶粉圓,我沒有注意看它是用什麼鮮乳,但小顆粉圓加上鮮乳的細膩口感十分不錯,奶味明顯滑順、不會過甜,跟公館的黑糖粉圓是截然不同的味道。